教改以來,大學高中化,研究所大學化的狀況非常明顯,加上大學在國際的排名屢屢倒退,這對台灣未來的競爭力面臨嚴重的考驗,從過去失業率來看,大學的失業率非常嚴重,從來沒低於5%。
十年失業率學歷排名 (原圖下載) |
大學學生素質劣化的程度比高中與高職嚴重,大學生與高中生約有1%的差距,傳統父母想讓孩子念高中,但在2011年後,高中職卻出現交叉,高中生不再值錢,加上高中生三年所學習多屬於理論,與高職生比較而言,高職多了三年的實作機會,對於進入工作市場有比較好的機會。
專科與國小的失業率偏低,國小學歷的部分自1978年統計以來,皆是失業率最低,這有幾個情況:
(1) 及早投入就業市場:早期普遍學歷不高,大多國小畢業後就工作撫養家庭;
(2) 成為現在的中間份子:當年的國小學歷在30年的工作後,大多有相關的技術與經驗;
(3) 選擇性少:多數企業篩選以學歷進行初篩,國小學歷機會不多,大多可能求有。
因此也不能以現在的觀點來看學歷越低似乎就業率越高,畢竟未來走向知識集中的世代,需要的是更多專業化的知識,而失業率並不能代表所得高低,以勞動部最新公告的行業薪資,前20名高薪的工作,便有9項需要相關的知識。
備註:
1. 資料來源:勞動部
2. 單位:%
3. 計算公式:失業率=失業者/勞動力%
4. 失業定義:參採國際勞工組織(ILO)之規定,與先進國家所公布之失業定義相同,係指在資料標準週內年滿15歲同時具有下列條件者:⑴無工作;⑵隨時可以工作;⑶正在尋找工作或已找工作在等待結果。此外,尚包括等待恢復工作者及找到職業而未開始工作亦無報酬者。
數字丸本文心情音樂點播:飄向北方 (黃明志+王力宏、2017)
0 意見:
張貼留言